科名宁较后先题,叹老嗟卑世所迷
诗句 | 读音 |
---|---|
叹老嗟卑世所迷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tàn lǎo jiē bēishìsuǒmí |
科名宁较后先题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kē míng2|4|4jiàohòuxiāntí |
科名宁较后先题,叹老嗟卑世所迷释义
【叹老嗟卑】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宋陆游《岁莫》诗:“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宋陆游《登山亭》诗:“登高临远虽多感,叹老嗟卑却未曾。”漢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所】〔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
【迷】《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披切《正韻》綿兮切,音麛。《說文》惑也。《易·坤卦》先迷後得。《書·舜典》烈風雷雨弗迷。《詩·小雅》俾民不迷。
【科名】考试制度所设的类别名目。宋王谠《唐语林·企羡》:“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科名资歷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2.科举功名。唐韩愈《答陈生书》:“子之汲汲於科名,以不得进为亲之羞者,惑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书生得了科名,难道不该归来会一会宗族邻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科名这东西,局外人看见,似是十分名贵,其实也贱得很。”
【宁】《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又《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切,音除。義同。又《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漢典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较】《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又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题】《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說文》頟也。《小爾雅》頭也。《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爾雅·釋言》顁,題也。《註》題,額也。《史記·越世家》雕題。《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又《廣韻》書題。《博雅》書稱題。題,諦也。審諦其名號也。《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又題目也。《杜甫詩》天老看題目。又品題也。《李白·上韓荆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又國名。《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又縣名。《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又《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