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堂心翼翼,景行日孜孜
肯堂心翼翼,景行日孜孜释义
【肯堂】见“肯堂肯构”。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翼翼】恭敬谨慎貌。《诗·大雅·大明》:“惟此文王,小心翼翼。”郑玄笺:“小心翼翼,恭慎貌。”《汉书·礼乐志》:“王侯秉德,其邻翼翼。”颜师古注:“翼翼,恭敬也。”宋曾巩《祭袁大监文》:“不贵以骄,不富以奢,翼翼其行,坦坦其衷。”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叙范进家本寒微,以乡试中式暴发,旋丁母忧,翼翼尽礼,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辞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矣。”2.整齐貌。《诗·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朱熹集传:“翼翼,整飭貌。”《楚辞·离骚》:“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马茂元注:
【景行】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郑玄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一说,景行(háng),大路。见朱熹集传。汉蔡邕《郭有道碑文》:“於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三国魏曹丕《与锺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慕仰。”唐韩愈《顺宗实录五》:“况汉魏二文,皆著遗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清梁斌《赠李映碧先生》诗之二:“文献岿灵光,斗杓示景行。”2.犹景仰。南朝宋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惜无丘园秀,景行彼高松。”唐玄宗《<孝经>序》:“朕尝三復斯言,景行先哲。”清昭槤《啸亭杂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孜孜】勤勉;不懈怠。《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孔颖达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记·滑稽列传》:“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説,封於齐,七百岁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唐李德裕《奏银妆具状》:“臣有生多幸,获遇昌期,受寄名藩,每忧旷职,孜孜夙夜,上报国恩。”宋苏轼《御试制科策》:“鸡鸣而起曰:‘吾今日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为某事,其果济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违於心。”金王若虚《扬子<法言>微旨序》:“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