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
诗句 | 读音 |
---|---|
游心千古万古初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yóu xīnqiān gǔwàn gǔchū |
课效九章三章外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kè xiàojiǔ zhāngsān zhāngwài |
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释义
【游心】1.潜心;留心。《庄子·骈拇》:“駢於辩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於坚白同异之閒,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宋苏轼《谏买浙灯状》:“臣虽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经术,动法尧舜。”明唐顺之《答顾东桥少宰书》:“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将以游心六籍,究贤圣之述作,鉴古今之沿革,以进其识而淑诸身。”2.浮想骋思。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
【千古】1.久远的年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唐李白《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碭,掩泪悲千古。”宋王安石《金山寺》诗:“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清昭槤《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朱德《悼左权同志》诗:“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北宋诸公皆奉杜为正宗,而杜之名遂独有千古。”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南宋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温韦,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万古】1.犹远古。《宋书·顾觊之传》:“皆理定於万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明陈子龙《谒禹陵》诗:“万古终河洛,其咨永不忘。”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北齐书·文宣帝纪》:“﹝高洋﹞詔曰:‘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艾青《芦笛·笑》:“如能捡得那样的一颗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课效】考核其效果。《后汉书·律历志中》:“设清臺之候,验六异,课效觕密,《太初》为最。”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故一切因革事宜,贵定之于始。始法既定,而按程课效,则游刃有餘矣。”
【九章】1.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种图案。《周礼·春官·司服》“享先王则衮冕”汉郑玄注:“冕服九章,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南齐书·陆澄传》:“泰始六年,詔皇太子朝贺,服衮冕九章。”2.泛指多种图案。《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有一仙娥,自内而出,被冰綃之衣,曳霜紈之帔,戴翠凤步摇之冠,躡琼纹九章之履。”3.古代行军时用以指挥军队行进的九种旗章。章,
【三章】1.三条法律。汉高祖刘邦率兵进入咸阳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史记·高祖本纪》。明王象春《书项王庙壁》诗:“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清蒋业晋《徙兵行》:“重臣遥遥仗节鉞,抚循备至逾三章。”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南史·袁昂传》:“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