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释义
【空山】少人的山林。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明李攀龙《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汉
【桂花】亦作“桂华”。1.树名。即木犀,也指其所开的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颜师古注:“此言都艮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也。”唐许浑《送宋处士归山》诗:“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宋梅尧臣《和韩子华桂花》:“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明王慎中《访空同先生故宅》诗:“年年桂花发,人拟子云居。”2.指月。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唐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宋范成大《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艳色】亦作“艷色”。1.艳丽的姿色。汉阮瑀《鹦鹉赋》:“惟翩翩之艷色,诞嘉类於京都。”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復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花。”清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艳色知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妬。”2.代称美女。唐杨郇伯《送妓人出家》诗:“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珮人。”
【粲然】明白貌;明亮貌。《荀子·非相》:“欲观圣王之跡,则於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杨倞注:“粲然,明白之貌。”《后汉书·朱浮传》:“而今牧人之吏,多未称职,小违理实,輒见斥罢,岂不粲然黑白分明哉!”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永乐大典》:“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精粗,粲然明备。”2.精洁貌。《荀子·荣辱》:“俄而粲然有秉芻豢稻粱而至者。”杨倞注:“粲然,精絜貌。”3.笑貌。《穀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范宁注:“粲然,盛笑貌。”宋刘克庄《贺新郎·叙谪仙为宫教兄寿》词:“供玉齿,粲然笑。”清蒲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