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自怨,奈伊何,别来情更多

空自怨,奈伊何,别来情更多

诗句读音
空自怨平仄:平 仄 仄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kōng zìyuàn
奈伊何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nàiyī hé
别来情更多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七歌
拼音: bié láiqínggēng|gèngduō

空自怨,奈伊何,别来情更多释义

【空自】徒然;白白地。南朝梁何逊《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清李渔《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怨】〔古文〕《唐韻》於願切《集韻》《韻會》紆願切,音苑。《說文》恚也。《廣韻》恨也。《增韻》仇也,讎也。又《集韻》於袁切,音鴛。讎也,恚也。《禮·儒行》外舉不避怨。《前漢·黥布傳》恐仇怨妄誣之。《史記·始皇紀》母家有仇怨,竝阬之。皆平聲讀。或作惌。又《字彙補》委隕切,音惲。與薀同。《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註》怨讀爲蕰言無畜私財。又叶烏員切,音淵。《後漢·班彪北征賦》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縵縵。劇蒙公之疲民兮,爲彊秦乎築怨。《註》縵音眠。又叶烏云切,音熅。《琳·悼龜賦》參千鎰而不

【奈】同柰。詳木部柰字註。

【伊何】1.为何,作什么。《诗·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伊何?”高亨注:“伊,犹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其祜伊何?宜尔子孙。”金王若虚《哀雁词》:“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2.谁,何人。晋陶潜《劝农》诗:“哲人伊何?时维后稷。”宋苏轼《和陶诗·和时运》:“昔人伊何,谁其裔苗?”3.如何,怎样。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兰。”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辛伤伊何言,怵迫良已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态矇

【别来】1.离别以来。南朝宋谢惠连《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唐窦群《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