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爽於滋味,深思命本根
口爽於滋味,深思命本根释义
【口爽】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王弼注:“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聘享嘉会,则唯餚饌旨酒……饕淫所阶,百疾所附,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百喻经·愚人食盐喻》:“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滋味】1.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高诱注:“欲美味也。”三国魏阮籍《乐论》:“故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2.味道。《管子·戒》:“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汉张衡《南都赋》:“酸甜滋味,百种千名。”《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鼻能审气息,舌能别滋味。”叶圣陶《隔膜·潜隐的爱》:“伊从没吃过糖果,也不知道糖果是什么滋味。”3.引申指苦乐感受。《隶释·汉议郎元宾碑》:“加有聪明叡哲之才,博五经之滋味。”唐刘知几《史通·杂说
【深思】深刻地思考。《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五帝本纪论》:“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清姚鼐《扬雄<太玄目录>序》:“然而雄(扬雄)为是书,亦可谓好学深思,言之近道者矣。”巴金《能言树》一:“父亲默默地望着火,好像在深思的样子。”2.深深的思念。清曾灿《日暮》诗:“北风吹落日,游子发深思。”汉
【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鳴去聲。《説文》使也。《書·堯典》乃命羲和。又《玉篇》敎令也。《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說命》王言惟作命。《易·泰卦》自邑告命。《增韻》大曰命,小曰令。上出爲命,下稟爲令。又《爾雅·釋詁》命,告也。又《易·乾卦》各正性命。《疏》命者,人所稟受。《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註》命者,生之極。《左傳·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疏》命雖受之天地,短長有本,順理則壽考,逆理則夭折,是以有動作禮義威
【本根】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宋李纲《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清邵曾训《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成玄英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宋司马光《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明李东阳《祁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