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当家、廷评为祖,大中为父
诗句 | 读音 |
---|---|
大中为父 | 平仄: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dà zhōngwéi|wèifù|fǔ |
况当家、廷评为祖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4dāng jiātíng píngwéi|wèizǔ |
况当家、廷评为祖,大中为父释义
【大中】《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王弼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高亨注:“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汉书·孔光传》:“皇之不极,是为大中不立。”唐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清王夫之《诚明篇》:“君子之行藏刑赏,因时变通而协於大中,左宜右有,皆理也,所以在帝左右也。”
【父】《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說文》矩也。家長率敎者。从又,舉杖。《釋名》父,甫也。始生已者。《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爾雅·釋親》父爲考。父之考爲王父。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父之從晜弟爲族父。又《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又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集韻》同甫。《廣
【况】《玉篇》俗況字。○按況本从水,亦从二作况。今从冫,當卽況、况二字之譌。况从二从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放切,音貺。發語辭。《詩·小雅》况也永歎。从二从兄,與況字少異。又借作祝。《漢·魯相謁孔廟》祝基作况其。况从二从兄,以况字代替。(況)〔古文〕《唐韻》許訪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放切,音貺。《說文》寒水也。又矧也,譬也。《莊子·知北遊》每下愈況。又益也。《晉語》衆況厚之。又兹也。《詩·小雅》況也永歎。《箋》來兹對之,長歎而已。又滋也。《詩·大雅》亂況斯削。又賜也。與貺通。《前漢·武帝紀》
【当家】1.主持家业。《史记·秦始皇本纪》:“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元杨暹《刘行首》第二折:“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老舍《四世同堂》一:“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2.指主持家业或主持公众事务的人。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买卖归来汗未消,上牀犹自想来朝,为甚当家头先白,每日思量计万条。”曹靖华《飞花集·点苍山下金花娇》:“她的话不但条理分明,而且连数字都像一串串珍珠,从口中滚滚流出。这是一位胸中有‘数’的好‘当家’。”3.
【廷评】廷尉平”。典
【祖】〔古文〕《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音組。《玉篇》父之父也。又先祖,始祖,通謂之祖。《詩·小雅》似續妣祖。《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又《說文》始廟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又《廣韻》始也,上也,本也。《禮·中庸》祖述堯舜。《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前漢·食貨志》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又法也。《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又習也。《魯語》祖識地德。又祭道神曰祖。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