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非所恧,君乃惠施俦
狂言非所恧,君乃惠施俦释义
【狂】〔古文〕《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音軖。《廣韻》病也。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書·微子》我其發出狂。《疏》狂生於心,而出於外。應璩詩云:積念發狂癡,此其事也。又《書·洪範》曰狂恆風若。《疏》鄭康成以狂爲倨慢,以對不敬,故爲慢也。又《集韻》一曰躁也。《詩·鄘風》衆穉且狂。《傳》是乃衆幼穉且狂,進取一槩之義。《疏》論語云:狂者進取,仰法古例,不顧時俗,是進取一槩之義。《論語》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又《詩·鄭風》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傳》狂,狂人也。《疏》都是美好,狂是醜惡。又鳥名。《爾雅·釋鳥》狂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非所】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翱典合肥郡,有一道人诣翱,自言能使鬼神。翱谓其妖……命繫於非所。”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康熙癸未,状元王式丹以江南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六切,音忸。《說文》慙也。从心而聲。《徐曰》心挫衂也。《小爾雅》心愧爲恧。《揚子·方言》山之東西,自愧曰恧。又叶女力切,音匿。《張衡·思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又或作忸。《六書精蕰》从而从心。髡首而心懷慙也。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惠施】1.犹恩惠。《吴子·料敌》:“上爱其下,惠施流布。”汉贾谊《新书·傅职》:“或明惠施以道之忠,明长復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义。”2.布施;施恩。《百喻经·见他人涂舍喻》:“虚弃稻穀,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唐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乾坤惠施万物遂,独於数子怀偏慳。”
【俦】〔古文〕《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酬。衆也,等類也。《梁元帝·懷舊序》臨水登山,命儔嘯侶。《楚辭·王逸註》二人爲匹,四人爲儔。又通作疇。《前漢·韓信傳》其疇十三人。又誰也。《揚子·法言》儔克爾。與疇同。又《集韻》大到切。與翿同。《說文》翳也。《玉篇》隱蔽也。又叶如切,音除。《韓愈·盧夫人墓誌銘》伊昔淑哲,或圖或書。嗟咨夫人,孰與爲儔。zdic.net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