媿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
媿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释义
【媿】《廣韻》俱位切《集韻》《韻會》基位切。同愧。或作謉。詳愧字註。又《集韻》醜古作媿。註詳酉部十畫。
【无相】。《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杜预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陆德明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孔颖达疏:“相,谓扶相。”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南朝梁萧统《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唐姚合《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3.没有福相。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才】《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又天地人爲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又質也,力
【偶】《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同偶。別作,非。又姓。明洪武中,偶
【病】《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音寎。《說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釋名》病,也。與正氣在膚體中也。又《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又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又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又辱也。《禮·
【相如渴】相如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唐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宋梅尧臣《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茂。”明高启《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相如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