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溢必归尤,庙堂难决议
溃溢必归尤,庙堂难决议释义
【溃溢】1.离散外流。《太平御览》卷七二○引旧题老子《养生要诀》:“多愁则头面燋枯,多好则气智溃溢。”2.堤防崩溃,洪水泛滥。《汉书·沟洫志》引汉谷永《塞河议》:“河,中国之经瀆,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絶,今溃溢横流,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洪河溃溢,滔天横鶩。”《清史稿·怡贤亲王允祥传》:“沧景以下,春多浅阻,伏秋暴涨,不免溃溢。”
【尤】〔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又《廣韻》怨也。《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又最也。《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又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又彗星亦名蚩尤旗。又姑尤,齊東界二水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又姓。
【庙堂】的殿堂。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2.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晋书·宣帝纪》:“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朝廷。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百姓嗷嗷苦横征
【难】〔古文〕《廣韻》《韻會》那干切《集韻》那肝切,音。《說文》鳥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又《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
【决议】议”。1.对议论做出决定。唐常衮《授崔园左仆射制》:“尝决议于庙堂,早书勋于王府。”元虞集《贺丞相墓志铭》:“有材良佐,布在行列,求其临事决议之际,必得其一言而后定。”清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噶少年聪黠,善驭士卒,诸台吉乐为之用,宪皇帝遂决议讨之。”邹鲁《中国同盟会》:“《总章》改良,须有会员五十人以上,或议员十人以上,或执行部提议於议事部,经议事部决议后,由总理开职员会修改之。”2.讨论后,由法定多数通过的决定。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中央于二月中旬召开有各中央局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