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烈深怜格外香,树边苔气与苍凉
| 诗句 | 读音 |
|---|---|
| 树边苔气与苍凉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ùbiāntái|tāiqìyǔ|yù|yúcāng liáng |
| 酷烈深怜格外香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kù lièshēnliángé wàixiāng |
酷烈深怜格外香,树边苔气与苍凉释义
【树】〔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
【边】〔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气】《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又與人物也。今作乞。又《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又《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唐韻》去旣切《集韻》《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苍凉】见“苍凉”。亦作“苍凉”。1.寒凉。唐刘禹锡《伤我马词》:“寒櫪骚骚兮,瘁毛苍凉。”宋苏轼《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明王廷相《慎言·乾运》:“日出而苍凉,夜阴之积未遽消,光不甚於旁达也。”2.苍茫凄凉。唐皎然《集汤评事衡湖上望微雨》诗:“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明刘基《感怀》诗:“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茅盾《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3.凄惨。宋叶适《祭黄观复文》:“既歷三纪,苍凉成翁;百闻满臆,千虑填胸。”清顾炎武《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诗
【酷烈】1.残暴。《荀子·议兵》:“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新唐书·刘建锋传》:“凡宗权党散为盗者,皆以酷烈相矜。”章炳麟《訄书·平等难》:“若是,虽法吏之囚錮役作其罢民,亦酷烈自擅也。”2.猛烈;强烈。《后汉书·荀爽传》:“酷烈之气,焚烧山林。”宋司马光《答李大卿孝基书》:“闻大卿所服之药,皆躁悍酷烈,他人莫能近口。”闻一多《说舞》:“他们所求的只是那能加强他们的生命感的一种提炼的集中的生活经验--一杯能使他们陶醉的醇醴而酷烈的酒。”3.浓烈。《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鬱,酷烈淑郁。”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怜】《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又《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憭也。(憐)〔古文〕《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又《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 俗作怜。
【格外】额外;另外。《南史·张绪传》:“元徽初,东宫官罢,选曹拟舍人王俭为格外记室。”宋岳飞《奏辞母亡格外赙赠及协办葬事札子》:“奉圣旨岳飞母身亡,已降指挥起復於格外,特赐银绢一千匹两,令户部支给。”沙汀《闯关》:“就这样吧。也格外找不出办法来了。”2.特别,异乎寻常。宋侯寘《风入松》词:“少年心醉杜韦娘,曾格外疎狂。”元耶律楚材《请容公和尚住竹林疏》:“我容公禪师一条生铁脊,两片点钢唇,参透济下,没把鼻禪説得格外无滋味话呵。”老舍《骆驼祥子》二:“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
【香】〔古文〕《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