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释义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比喻处绝境中的人。《晋书·李势载记》:“授甲晨征,则理均于困兽;斩关宵遁,则义殊于前禽。”唐李白《古风》之三四:“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清钱谦益《四川按察司佥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以谓顿兵孤城之下,穷困兽以老师,不若收功片檄之中,解重围以蹙寇。”参见“困兽犹鬭”。
【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
【猛】〔古文〕《唐韻》莫杏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梗切,音蜢。《說文》健犬也。又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又《玉篇》健也。《廣韻》勇猛。《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又《玉篇》嚴也。《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又《玉篇》惡也,害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又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又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又姓。《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
【虎】〔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
【穷】《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又《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zdic.net漢典
【鱼饵】。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舴艋》:“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夏衍《草木鱼虫之类》:“在我小的时候,只知道蚯蚓是一种最好的鱼饵。”
【奔鲸】奔跑的鲸鱼。喻指不义凶暴之人。晋陶潜《命子》诗:“凤隐於林,幽人在丘。逸虬遶云,奔鲸骇流。”《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李善注:“《左氏传》:‘取其鲸鯢而封,以为大戮。’杜预曰:‘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也。’”唐李白《北上行》:“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