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

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

诗句读音
哭为何所悲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六脂
拼音: kūwéi|wèihé suǒbēi
笑为何所闻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xiàowèi hésuǒ wén

哭为何所悲,笑为何所闻释义

【哭】《廣韻》《集韻》《韻會》空谷切,音。《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玉篇》哀之發聲。《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何所】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悲】《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zdic.net汉典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

【为何】是什么。《汉书·儒林传·辕固》:“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唐张读《宣室志》卷三:“今明公既已诛之,宜矣。窃有所未晓,敢问李某之罪为何者,愿得明公教之。”1.为什么。《史记·晋世家》:“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冤家为何近日精神直恁的消磨。”清李渔《奈何天·助边》:“你做朝廷之官,就该干朝廷之事,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2.叫什么。《史记·孟尝君列传》:“久之,文承閒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

【所闻】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晋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清昭槤《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