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
诗句 | 读音 |
---|---|
苦心多为安民术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六術 拼音: kǔ xīnduōwéi|wèiān mín4|2|2 |
援笔皆成出世文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文 拼音: yuán bǐjiēchéngchū shìwén |
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释义
【苦心】1.费尽心思。《庄子·渔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宋苏洵《上韩舍人书》:“自两制以上宜皆苦心焦思,日夜思念。”清黄景仁《响山潭》诗:“得此为同声,苦心殊未枉。”2.指辛勤地耗在某种工作上的心力。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画马图歌》:“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郑渔仲《艺文略》,凡十二类……案郑之析类,颇极苦心。”茅盾《无题》:“现在的批评家有谁肯细心揣摹我的苦心。”3.药草沙参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沙参》:“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鬚、
【多】〔古文〕《廣韻》《正韻》得何切《集韻》《韻會》當何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又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又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又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又荒俗呼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孔颖达疏:“在於能安下民。”晋陆机《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明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术】《唐韻》《集韻》《韻會》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又《博雅》迹也。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又《集韻》徐醉切,音燧
【援笔】。《韩诗外传》卷二:“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宋惠洪《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沉石田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张篁溪《<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汉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出世】;产生。晋王嘉《拾遗记·蓬莱山》:“有大螺,名躶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便是西施重出世,好如妲己再还魂。”巴金《关于<海的梦>》:“索非的第二个孩子快要出世,为了方便,他们全家搬到提篮桥开明书店附近去了。”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五:“旧制度要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2.超脱人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宋苏轼《书黄鲁直李氏传后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