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大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赖大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诗句读音
故得心安妥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四果
拼音: 4dé xīnāntuǒ
赖大道依据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4dà dàoyī jù

赖大道依据,故得心安妥释义

【故】《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暮切,音顧。《說文》使爲之也。《註》徐鍇曰:故使之也。又《廣韻》事也。《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疏》故,謂事也。又《廣韻》舊也。《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註》不慢舊也。又《書·大禹謨》故無小。《傳》故犯雖小,必。又《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又《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註》大故,謂喪憂。又《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又《前漢·

【得心】心。汉焦赣《易林·随之萃》:“得心懽忻,和悦相乐。”汉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妥】《廣韻》他果切《集韻》《正韻》吐火切,音。安也。《詩·小雅》以妥以侑。《唐書·循吏傳》民去愁歎而就安妥。《韓愈·薦士詩》妥帖力排奡。今方言,工穩成就皆曰妥帖。又與墮通。《漁隱叢話》西北方言以墮爲妥。《杜甫詩》花妥鸎捎蝶。又叶他魯切,音土。《韓愈·元和聖德詩》獸盾騰挐,圓壇帖妥。天兵四羅,旗常婀娜。娜,音弩。 別作綏。字原从攵,同。漢典考證:〔《詩·大雅》以妥以侑。〕 謹照原文大雅改小雅。 考證:〔《詩·大雅》以妥以侑。〕 謹照原文大雅改小雅。

【赖】〔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癩。《說文》贏也。《類篇》一曰恃也。《書·大禹謨》萬世永賴。《疏》萬代常所恃賴。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註》晉灼曰:賴,利也。無利於家也。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爲無賴。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註》賴,亦惡名。又姓。《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玉海》賴氏,國名。漢有校尉賴丹。又《韻補》叶力制切。《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于世,凶人且以自悔,况吉士而是賴。○按《說文》从貝剌聲。俗作頼。非。

【大道】的道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郭小川《乡村大道》诗:“乡村大道呵,我爱你的长远和宽阔。”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小道快于大道,文件证实谣传。”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其是非颇繆於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唐柳宗元《箕子碑》:“当紂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

【依据】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释名·释言语》:“基,据也。在下,物所依据也。”《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攸之起事,羣从下郢,於路先叛,结柴於三溪,依据深险。”宋司马光《袝庙议》:“事不经见,难可依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依据这个所谓‘先南后北’的方针,宋太祖在九六二年分派众将驻守北边和西北各州。”2.作为根据或依托的事物。《礼记·曲礼上》:“必则古昔称先王”汉郑玄注:“言必有依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沽河》:“夹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清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