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

诗句读音
岚霭润窗棂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ánǎirùnchuāng líng
吟诗得冷症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六蒸
拼音: yín shīdé|děi|delěngzhèng|zhēng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释义

【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含切,音婪。《說文》岢嵐,山名。近太原,有渥洼池,出良馬。又州名。本樓煩王所居,漢爲太原地,後魏置嵐州。又山氣烝潤也。《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夕曛嵐氣隂。《王維·送方尊師詩》夕陽彩翠忽成嵐。

【霭】《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說文》雲貌。从雨,謁省聲。《集韻》或作。又《韻會》雲集貌。又《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義同。又《韻會》氛也。又《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義同。

【润】《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澤也,滋也,益也。《易·說卦》雨以潤之。又水名。《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又水名,出金城。《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又州名。《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又黃潤,蜀布名。

【窗棂】亦作“窻欞”。即窗格。唐裴铏《传奇·崔炜》:“煒恐悸汗流,挥刃携艾,断窗櫺跃出,拔键而走。”《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箇芦管儿,就窗櫺眼裡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了。”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先人与公同修舡,以纸补其窻欞。”郭沫若《高渐离》第三幕:“这儿就是岔子了,你们看,这窗櫺上不是泥印吗?”参见“窗格”。亦作“窻欞”。见“窗櫺”。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症】《廣韻》陟陵切《集韻》知陵切《正韻》諸成切,音徵。《玉篇》腹結病也。《廣韻》腹病。《史記·扁鵲傳》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王叔和脈經》左手脈橫癥在左,右手脈橫癥在右。《抱朴子用卷》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