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一夔足,再看九霄鹏

郎君一夔足,再看九霄鹏

诗句读音
再看九霄鹏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àikàn|kānjiǔ xiāopéng
郎君一夔足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áng jūnyī kuí zú

郎君一夔足,再看九霄鹏释义

【再】《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又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九霄】1.天之极高处;高空。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唐武衡《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徐特立《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张铣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唐李白《明堂赋》:“比乎崑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王琦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

【鹏】《集韻》《韻會》蒲登切,音朋。《玉篇》大鵬鳥也。《集韻》大鵬,鵾屬。《莊子·逍遥遊》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又《齊諧》鵬之徙於南溟,水擊三千里,摶扶摇而上九萬里。又《集韻》悲朋切,音。又《韻會》蒲弘切。義同。

【郎君】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张铣注:“郎君为炳也……炳父宠为大尉,璩尝事之,故呼曰郎君。”《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张翕有遗爱,乃拜其子湍为太守。夷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2.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清蒲松龄《

【一夔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一而足矣。”谓只要是真人才,一个就足够。《后汉书·曹襃传》:“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使卿长在中书,一夔足矣。”宋黄庭坚《笻竹》诗:“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亦作“一夔已足”。《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一夔已足,世上哪里有兼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