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吟空激烈,烧烛且徘徊

朗吟空激烈,烧烛且徘徊

诗句读音
烧烛且徘徊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āozhúqiě|jūpái huái
朗吟空激烈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lǎng yínkōng|kòng|kǒngjī liè

朗吟空激烈,烧烛且徘徊释义

【烧】《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音。《說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又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徘徊】1.往返回旋;来回走动。《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杨倞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父﹞即佯为贩鬻者,徘徊道上。”《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方六老爷行了一回礼,拘束狠了,宽去了纱帽圆领,换了方巾便服,在阁上廊沿间徘徊徘徊。”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在这条街漫步徘徊,忽然发现了通俗阅报社的招牌,挂在商场的楼上。”2.犹彷徨。游移不定貌。《汉书·高后纪》:“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

【朗吟】高声吟诵。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女﹞执红笺题诗一首,笑授暇,暇因朗吟之。”宋张炎《台城路·送周方山之吴》词:“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朗吟数百言,句句手自击节。”郭沫若《<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序》:“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清朱焘《北窗呓语》:“始则一蝉朗吟,渐而羣蝉竞和。”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激烈】1.激越高亢。《文选·苏武<诗>之二》:“长歌正激烈,心中愴以摧。”吕延济注:“激烈,声高也。”唐李白《拟古》诗之二:“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明刘基《为詹同文题<观潮图>》诗:“君歌曲终响未终,我歌激烈留征鸿。”2.激昂慷慨。宋苏舜钦《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裴公辞激烈,袁相涕飘零。”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易水歌》仅数十言,而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清朱国汉《文丞相祠》诗:“厓山激烈原非易,柴市从容更较难。”3.猛烈,剧烈。唐何敬《题吉州龙溪》诗:“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濛溢清沚。”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