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咏冲乐悬,陶匏响铿擖
诗句 | 读音 |
---|---|
朗咏冲乐悬 | 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lǎng yǒng1|4lè xuán |
陶匏响铿擖 | 平仄:平 平 仄 平 韵脚:入十四黠 拼音: táo páoxiǎngkēngqiā|jiā|yè |
朗咏冲乐悬,陶匏响铿擖释义
【朗咏】高声吟诵。《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凝思幽巖,朗咏长川。”李周翰注:“朗,高也。凝思坐於幽巖,高咏临於长川。”唐王勃《上巳浮江宴序》:“方披襟朗咏,饯斜光於碧岫之前;散髮高吟,对明月於青溪之下。”元于立《春游天湖》诗:“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冲】《正韻》昌中切,音充。同沖。《韻會》沖或省作冲。和也,深也。又稚也。《書·金滕》昔公勤勞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註》冲,幼也。又諡法,幼小在位曰冲。又鑿冰聲。《詩·豳風》鑿冰冲冲。又垂貌。《詩·小雅》鞗革冲冲。又《韻補》叶仲良切,音長。《道藏歌》鬱鬱對啓明,圓華煥三沖。飆粲麗九天,天綠繞丹房。(沖)《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持中切,音蟲。《說文》涌搖也。又《玉篇》虛也。《老子·道德經》大盈若沖。又《廣韻》和也,深也。《蕭慤詩》重明豈凝滯,無累在淵沖。又飛也。《史記·滑稽傳》一飛沖天。又幼小也。《書·盤
【乐悬】见“乐县”。
【陶匏】的尊、簋、俎豆和壶等器皿。《礼记·郊特牲》:“扫地而祭,於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孔颖达疏:“陶谓瓦器,谓酒尊及豆簋之属,故《周礼》旊人为簋。匏谓酒爵。”2.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汉班固《东都赋》:“女脩织絍,男务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宋苏辙《代南京留守贺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产;牺牲玉帛,来职贡於多方。”清黄宗羲《<陆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为器用陶匏,牺尊则製作像牛,穴背置酒。”3.指古代乐器。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
【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铿】《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正韻》丘庚切,音。《玉篇》鏗鏘,金石聲。《禮·樂記》鐘聲鏗。《疏》言金鐘之聲鏗鏗然。《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註》鏗鎗,金石之聲。《集韻》或作鍞銵。又《韻會》琴聲。《論語》鼓瑟希,鏗爾。又《廣韻》撞也。《楚辭·招魂》鏗鍾搖簴。《註》鏗,撞也。《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鍾。又人名。《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註》彭鏗,彭祖也。《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漢典考證:〔《前漢·法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 謹按所引出禮樂志不出法志。謹照原書法志改禮樂志。 考證:
【擖】《唐韻》恪八切,音劼。《說文》刮也。一曰撻也。又《集韻》《韻會》丘瞎切,音楬。義同。又《唐韻》古轄切《集韻》居轄切,音猰。亦刮也。又折也,架也。又《集韻》力盍切,音臘。亦折也,與擸同。又古滑切。義同。又搔也。又《唐韻》丈甲切《集韻》直甲切,音霅。押擖,重接貌。又《集韻》《韻會》《正韻》弋涉切,音葉。箕舌也。《禮·少儀》席不以鬣,執箕膺擖。《疏》當掎箕舌自鄕胷前。又《集韻》益涉切,音靨。義同。又居曷切,音葛。搳擖,揳木聲。又力涉切,音獵。理持也。同擸。又去例切,音憩。亦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