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何以度光阴,只有围棋与鼓琴

老来何以度光阴,只有围棋与鼓琴

诗句读音
老来何以度光阴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ǎo láihé yǐ4|2guāng yīn
只有围棋与鼓琴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ī|zhǐyǒu|yòuwéi qíyǔ|yù|yúgǔ qín

老来何以度光阴,只有围棋与鼓琴释义

【老来】。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宋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明刘昺《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何以】1.用什么;怎么。《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陈后主纪》:“监者又言:‘叔宝常耽醉,罕有醒时。’隋文帝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明高启《卧东馆简诸友生》诗:“何以度兹运?相勗蹈其常。”冰心《寄小读者》八:“为着人生,不得不别离,却又禁不起别离,你们何以慰我?”2.为什么。《诗·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唐韩愈《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

【度】〔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

【光阴】朝齐王融《秋胡行》:“光阴非或异,山川屡难越。”宋苏轼《二月三日点灯会客》诗:“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2.时间;岁月。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流水。”唐韩偓《青春》诗:“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明李贽《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3.光亮、光芒。唐王度《古镜记》:“见龙驹持一月来相照,光阴所及,如冰著体,冷彻腑臟。

【只】《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紙。《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音支。《廣韻》專辭。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围棋】亦作“围碁”。棋类的一种,古代叫弈。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关于围棋的记载,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有石制棋盘。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至欧美各国。早先棋盘上有纵横各十一、十五、十七道线几种,唐以后为纵横各十九道,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位。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互相围攻,吃掉对方棋子,占据其位,占位多者为胜,故名“围棋”。《方言》第五:“围棋谓之弈。”晋葛洪《抱朴子·百里》:“或有围棊樗蒲而废政务者矣。”唐韩愈《送灵师》诗:“围棊鬭白黑,生死随机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日长无事,我便和继之对了一局围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鼓琴】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庄子·渔父》:“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父以善鼓琴见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