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诗句 | 读音 |
---|---|
除却吟诗百不能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六咍 拼音: chú quèyín shībǎibù|fǒunéng|nài |
老郎为郡辜朝寄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五寘 拼音: lǎo lángwéi|wèijùngūzhāo|cháojì |
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释义
【除却】除却”。亦作“除却”。除去。表示所说的不算在内。唐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诗:“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牀。”《老残游记》第五回:“老董説道:‘那有什么法子呢?民家被官家害了,除却忍受,更有什么法子。’”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典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老郎】的郎官。唐韩愈《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2.元明时说话艺人对本行前辈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棃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闻得老郎们相传的説话,不记得何州甚县,单説有一人,姓金名孝,年长未娶。”3.寺庙中的粗杂工。《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4.老练。《水浒传》第十九回:“拣一隻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樺楫。”
【郡】《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辜】〔古文〕《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罪也。从辛古聲。《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周禮·夏官》以救無辜,伐有罪。又必也。《前漢·律歷志》六律,姑洗。洗,絜也。言陽氣洗物辜絜之也。《註》辜絜,必使之絜也。又磔也。《周禮·春官》以疈辜祭四方百物。《註》疈,披牲胷也。疈辜,披磔牲以祭也。又障也。《後漢·靈帝紀》豪右辜榷。《註》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也。一作辜較,義同。又辜較,大槪也。詳車部較字註。又月名。《爾雅·釋天》十一月爲辜。又姓。漢典考證:〔《爾雅·釋歲》十一月爲辜
【朝】〔古文〕晁《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陟遙切,音昭。《說文》旦也。从倝舟聲。《爾雅·釋詁》朝,早也。《詩·鄘風》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又朝鮮,國名。又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音潮。《爾雅·釋言》陪朝也。《註》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羣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