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

诗句读音
深衷寓此观洛篇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shēn zhōngyùcǐguān|guàn4piān
老癃扶杖何日见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lǎo lóngfú zhànghé|hē|hèrì jiàn

老癃扶杖何日见,深衷寓此观洛篇释义

【深衷】内心;衷情。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光禄经济器,精微自深衷。”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三表》:“伏奉圣旨,以臣上表陈让邠州观察使事,当体深衷。”清陆嵩《赠龚蓝生照琪大令》诗:“相逢一语感相许,便与深衷吐款款。”

【寓】《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音遇。《說文》寄也。《禮·曲禮》大夫寓祭器於大夫,士寓祭器於士。又《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謂失地之君,寄寓其國也。又居也。《孟子》無寓人於我室。《左傳·成二年》韓厥曰:請寓乗。又屬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又托也。《史記·莊周傳》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又鳥名,如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禦兵,見《山海經》。又《爾雅·釋獸》有寓屬。《註》謂獼猴之類。寄寓木上,故曰寓。又《正韻》牛居切,音魚。義同。 《集韻》或作庽。漢典考證:〔《左傳·僖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註》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註》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漢·宣帝紀》觀以珍寶。《師古曰》觀,示也。又容觀,容貌儀觀也。《禮·玉藻》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又《爾雅·釋詁》多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箋》奄,久。觀,多也。一音官。又《爾

【洛】〔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又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又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又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又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又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

【老癃】谓年老手足麻痹,渐成废疾。宋何基《辞牍》之二:“某与扶杖老癃,同一痛割。”

【扶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唐韩愈《人日城南登高》诗:“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宋史·儒林传七·真德秀》:“深村百岁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典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日见】天天看见。《孝经·广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家至而日见之也。”《淮南子·氾论训》:“今夫图工好画鬼魅而憎图狗马者,何也?鬼魅不世出而狗马可日见也。”2.一天一天地显示。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