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口耳小,安得肖司空

老奴口耳小,安得肖司空

诗句读音
老奴口耳小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小
拼音: lǎo núkǒuěrxiǎo
安得肖司空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āndé|děi|dexiāo|xiàosī kōng

老奴口耳小,安得肖司空释义

【老奴】老仆。2.詈词。《三国志·魏志·王凌传》“彪赐死,诸相连者悉夷三族”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老奴,汝死自分耳。”《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充密遣语妃云:‘卫瓘老奴,几破汝家。’”清龚自珍《跋唐人临晋本<黄庭经>》:“越八年,道光丁亥,重展看,涿州老奴,竟无以易之。”3.为轻诋笑骂之词。《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刘孝标注引《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4.臣仆自称之词。《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臣,

【口】〔古文〕《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又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又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又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又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又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又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

【耳】《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洱。《說文》主聽也。《易·說卦》坎爲耳。《管子·水地篇》腎發爲耳。《淮南子·精神訓》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腎之也。又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又《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又《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又《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肖】《唐韻》私妙切《集韻》仙妙切,音笑。《說文》骨肉相似也。从肉,小,意兼聲。《玉篇》似也。《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惟肖。《傳》肖,似也。又《禮·中庸》夫婦之不肖。《揚子·方言》肖,法也。西楚梁益之閒曰肖。《註》肖者,似也。《博雅》肖,類也。又小也。《揚子·方言》趙肖,小也。又《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衰微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申呂肖矣。《註》徐廣曰:肖,音痟。痟猶衰微。又失散也。《莊子·列禦寇》達於知者肖。《註》肖,失散也。又人名。周肖,魏臣。見《戰國策》。 《集韻》或作俏。亦作霄。

【司空】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后去大字为司空,历代因之,明废。清时别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侍郎为少司空。清无名氏《王氏复仇记》:“祝孝廉者,姓顾名化雍……其先常隶属於陈司空必谦,以故人轻之。”按,陈必谦,明万历进士,官工部侍郎。清龚自珍《题兰汀郎中园居三十五韵郎中故尚书苏楞额之孙》:“兰汀司空孙,华年擅朝誉。”按,苏楞额嘉庆时曾任工部右侍郎。参阅《通典·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2.官名。主管囚徒之官。《汉书·陈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