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颓惰虽堪笑,终胜胸中怀不平
诗句 | 读音 |
---|---|
老人颓惰虽堪笑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ǎo réntuí duòsuīkān xiào |
终胜胸中怀不平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zhōngshèngxiōngzhōng huáibù píng |
老人颓惰虽堪笑,终胜胸中怀不平释义
【老人】1.老年人。《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史记·循吏列传》:“﹝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唐冯著《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臧克家《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晋车永《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復食。”宋张孝祥《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老舍《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
【颓惰】轻慢。宋沉括《梦溪续笔谈》:“王荆公赠弟和甫诗云:‘老我衔主恩,结草以为期。’言‘老我’则语有情,上下句皆有惜老之意。若作‘我老’,与‘老我’虽同,而语无情,诗意遂頽惰。”2.衰颓怠惰。明黄绾《明道编》卷六:“近来用功,虽有是处,只是不曾着实理会,优游放过,所以頽惰昏塞,皆此故也。”《明史·骆问礼传》:“陛下当明作於上,敕诸臣奋励於下,以挽頽惰之风。”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堪笑】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徐芳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漢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胜】《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又《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又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漢典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胸】《正字通》同胷。
【中怀】1.内心。汉苏武《别诗》之二:“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清刘大魁《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为人中怀坦直,好善,喜施与。”2.犹五中。指内脏。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长姊奄逝,中怀殞裂。”
【不平】1.不均平;不公正。《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郑玄笺:“责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为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为天下宰,不平。”《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仙芝妄号‘大将军’,檄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许杰《放田水》二:“天地间不平的事情,每每是这个样子。”2.指不公正的事或人。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明陶宗仪《辍耕录·扶箕诗》:“杀尽不平方太平。”沙汀《航线》:“波涛汹涌着,血和火汹涌着,好象就要吞灭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