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诗句 | 读音 |
---|---|
今年腊日冻全消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jīn niánlà rìdòngquánxiāo |
腊日常年暖尚遥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là rì2niánnuǎnshàngyáo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释义
【今年】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岂知还復有今年,把琖对花容一呷。”明张居正《文华殿论奏》:“如今年暂行,明年即据为例,非祖宗旧例也。”周瘦鹃《花木丛中·梅花时节话梅花》:“今年我家的盆梅,开了花的只有十多盆。”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应劭《风俗通·祀典·灶神》引汉荀悦《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唐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腊日,寺院送麵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2.泛指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日上坟。”张志民《梅园青松·周总理啊,就在我们身旁》诗:“整整一年了,又一度隆冬数九--腊日景象。”典
【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東去聲。《說文》冰也。《禮·月令》孟冬,地始凍。孟春,東風解凍。《風俗通》冰壯曰凍。又《唐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東。義同。
【消】〔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又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又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又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又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又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又消石,藥名。又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又《韻補》叶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又叶思留切,音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应劭《风俗通·祀典·灶神》引汉荀悦《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唐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腊日,寺院送麵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2.泛指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山东人年例,腊日上坟。”张志民《梅园青松·周总理啊,就在我们身旁》诗:“整整一年了,又一度隆冬数九--腊日景象。”典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暖】《廣韻》同。《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又《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又《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遥】〔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謠。《說文》遠也。《禮·王制》千里而遙。《左傳·昭二十五年》遠哉遙遙。又逍遙,徜徉也。互詳逍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