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

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

诗句读音
津津绕齿寒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jīn jīnràochǐ hán
磊磊堆盘润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ěi lěi1pánrùn

磊磊堆盘润,津津绕齿寒释义

【津津】1.充溢貌;洋溢貌。《庄子·庚桑楚》:“汝自洒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明冯梦龙《挂枝儿·喷嚏》:“其才吾不能测之,而其情则津津笔舌下矣。”清周亮工《庚子嘉平五日雪初闻欲徙塞外》诗:“遥看松栝叶,生意已津津。”2.水流动貌;液汁渗出貌。宋王安石《澶州》诗:“津津北河流,嶭嶭两城峙。”《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王小五子﹞拏头睡在余藎臣的怀里,却拿两隻粉嫩雪白的手抱住余藎臣的黑油津津的胖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任老四从他那口水津津的大舌头嘴巴里,拔出烟锅。”3.兴味浓厚的样子。

【绕】《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又《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齿寒】1.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穀梁传·僖公二年》:“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旧唐书·田弘正传》:“自弘正归国,幽、恆、鄆、蔡有齿寒之惧。”《新唐书·窦建德传》:“二国兵不解,唐彊郑弱,势必举郑,郑灭则大夏有齿寒之忧。”参见“脣亡齿寒”。2.齿酸。宋孙艤《菩萨蛮·落梅》词:“一点著枝酸,吴姬先齿寒。”

【磊磊】1.众多委积貌。《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李善注:“磥磥,众石貌。”唐张籍《新桃行》:“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石磊磊以巉巖,木森森而耸秀。”清刘大櫆《游黄山记》:“石崖中凹而旁哆,层石磊磊。”2.圆转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足使义明而词浄,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3.形容襟怀坦白,志节分明。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唐鉅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

【堆】《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對平聲。聚土也。《楚辭·九歎》陵魁堆以蔽視兮。又舍也。《戰國策》鍾期堆琴。《註》猶論語舍瑟也。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守李冰,鑿離堆以息水患。堆,一作。又灩澦堆,在蜀夔州。《杜甫詩》故馮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又鳥名。驪山有鳥,名阿濫堆。唐宗御玉笛,以其聲翻爲曲。《張祐詩》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又灰堆。《金坡遺事》吳俗,除夜將曉,婢僕持杖擊糞壤,致詞祈利市,謂之打灰堆。 《史記》作碓。《漢書》作。俗作塠。

【润】《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澤也,滋也,益也。《易·說卦》雨以潤之。又水名。《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又水名,出金城。《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又州名。《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又黃潤,蜀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