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诗句读音
勒石颂功德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è shísònggōng dé
群臣助骄矜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únchénzhù|chújiāo jīn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释义

【勒石】于石。亦指立碑。《隋书·史万岁传》:“於是勒石颂美隋德。”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詔后人。”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秦始皇帝东游,勒石自颂之所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又请倣汉唐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典

【功德】行。《礼记·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进律。”元张宪《咸淳师相》诗:“諛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赵朴初《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2.佛教语。《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3.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事。《南史·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旛,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臣】〔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

【助】《唐韻》《集韻》《韻會》牀據切《正韻》狀祚切,耡去聲。《說文》左也。从力,且聲。《廣韻》益也。《易·繫辭》天之所助者,順也。又《韻補》叶牀舉切。《揚雄·太翕首》翕食嘬嘬,利如舞也。翕其羽,朋友助也。

【骄矜】自负。《韩非子·难一》:“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隠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清沉育《谒董江都祠墓》诗:“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