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
诗句 | 读音 |
---|---|
冷光重出匣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三十二狎 拼音: lěng guāngchóng chūxiá |
古路绝纤埃 | 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六咍 拼音: 3lùjuéxiān|qiànāi |
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释义
【冷光】指月光。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五代鹿虔扆《虞美人》词:“琐窗疎透晓风清,象牀珍簟冷光轻,水纹平。”宋苏舜钦《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絶冷光中。”2.指冷峻的目光。顾笑言《你在想什么?》十一:“他用一双闪着冷光的眼睛盯着马长青说:‘马书记,你自己的穿着也是朴素的。’”3.指光线含热量极少的荧光和磷光。典
【重出】重复出现。晋挚虞《讨论新礼表》:“臣犹谓卷多文烦,类皆重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三:“其説汪洋奥义,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清杭世骏《质疑》卷上:“昔儒所谓周公所未施行之书,重出以见义也。”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其中恐怕每期只一本,且有和先前重出的罢。重出者请弃去,毋须寄还。”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
【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哀。《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景十三王傳》杳冥晝昏,塵埃抪覆。《後漢·逸民傳》蟬脫囂埃之中。又叶於支切,音醫。《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與上衣叶。《朱子註》塵埃,史作溫蠖。溫蠖猶惛憒。若从史則白叶蒲各切,蠖于郭切,二字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