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释义
【了义】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南朝梁王屮《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唐宗密《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唐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
【修多罗】音译,指佛教经典。也写作“修妬路”、“素怛囕”、“苏怛囉”、“修单兰多”。《法门名义集·理教品》:“修多罗者是一切本经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又亦省作“修多”。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盖闻如来説法,万万恒沙……岂直优波提舍、祗夜修多而已哉!”汉
【圆】《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與圜同。方之對也。《說文》圜,全也。《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凶也。《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又與員同。《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詩·商頌》
【明真】;淳朴。汉阮瑀《隐士诗》:“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典
【实相】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马鸣,躡影龙树;义应法本,不违实相。”宋王安石《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宇宙真理观。”2.真相。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满洲行政之实相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