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镳照湖侧,携手天衣岑

联镳照湖侧,携手天衣岑

诗句读音
携手天衣岑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xié shǒutiān yīcén
联镳照湖侧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lián biāozhàohúcè|zè|zhāi

联镳照湖侧,携手天衣岑释义

【携手】亦作“携手”。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宋黄庭坚《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荷生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曹操注:“齐一貌也。”3.指共同奋斗,联合。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巴金《死去的太阳》十一:“就南京底情形来说,那次

【天衣】1.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南朝陈徐陵《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唐司空图《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蘚驳而天衣半褫。”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阿丹浩挖被天魔阿扎贼来引诱,吃了阿拉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3.帝王所着之衣。《南齐书·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襄邑所织。

【岑】《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联镳】1.犹联鞭。唐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诗:“联鑣长安道,接武承明宫。”宋文天祥《指南录·出真州》诗:“早约戎装去看城,联鑣壕上嘆风尘。”《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三人联鑣按轡而行。”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蟠桃宫》:“岁之三月朔至初三日,都人治酌呼从,联鑣飞鞚,游览於此。”2.喻相等或同进。《北史·甄琛传》:“观其状也,则周孔联鑣,伊颜接衽。”宋岳珂《桯史·富翁五贼》:“名亦在鼎甲,联鑣入团司。”清沉德潜《<古诗源>例言》:“后此越石、景纯,联鑣接軫。”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四章:“且日本人以矮特闻,

【湖】《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又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又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侧】《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又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又《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又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又側生,茘支名。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又《聘禮》公側授宰玉。又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漢典考證:〔《禮·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