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白露愁先觉,可待梧桐报即知

凉风白露愁先觉,可待梧桐报即知

诗句读音
可待梧桐报即知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kě|kèdài|dāiwú tóngbàojízhī|zhì
凉风白露愁先觉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iáng fēngbái lùchóuxiān jué

凉风白露愁先觉,可待梧桐报即知释义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待】《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

【梧桐】。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孔颖达疏:“梧桐可以为琴瑟。”《庄子·秋水》:“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唐聂夷中《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明范受益王錂《寻亲记·局骗》:“馁腹欲餐胡地雪,梧桐巢破凤凰分。”2.鸟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梧桐》:“京师十月以后,则有梧桐鸟等。梧桐者,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

【报】《唐韻》博耗切《集韻》《韻會》博號切,保去聲。復也,酬也,答也。《詩·鄭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禮·郊特牲》報本反始。《註》謝其恩之謂報,歸其功之謂反。《史記·范睢傳》睚睚之怨必報。又告也。《前漢·吳王傳》無文書,口報。《天寶遺事》新進士及第,以泥金書帖子,附家書中,用報登科之喜。又猶合也。《禮·喪服小記》下殤小功帶澡麻,不絕本,詘而反以報之。又論囚曰報。《前漢·張湯傳》爰書論訊鞫報。又下婬上曰報。《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報鄭子之妃曰嬀。《註》鄭子,文公叔父子儀也。《漢律》婬季父之妻曰報。又與赴通。《

【即】《玉篇》卽今作即。漢典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凉风】风”。1.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唐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2.凉爽的风。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清龚自珍《论私》:“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茅盾《子夜》一:“五月夜的凉风吹在车窗上,猎猎地响。”3.西南风。《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曰凉风。”《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三国吴韦

【白露】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南朝梁江淹《清思》诗:“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唐韩愈《秋怀》诗之二:“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艾芜《荣归》:“平野刚从叛乱里解脱出来,但危险和袭击,却还同秋风白露一道儿留着。”2.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九月八日前后。《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鴈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唐孔颖达疏:“谓之白露者,阴气渐重,露浓色白。”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峻青《海啸》:“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麦子再不下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先觉】1.事先认识觉察。《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吕延济注:“言此数人曾不先觉天成之妙而去之远也。”《旧唐书·韩思复传》:“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宋叶适《答少詹书》:“至於以机变为经常……以跌荡不可羈束为通透,以多所疑忌为先觉,此道德之弃才也。”2.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