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寺疎钟夹岸闻,荒烟无数乱前村
| 诗句 | 读音 | 
|---|---|
| 两寺疎钟夹岸闻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iǎngsìzhōngjiā ànwén  | 
| 荒烟无数乱前村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 huāng yānwú shùluànqiáncūn  | 
两寺疎钟夹岸闻,荒烟无数乱前村释义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寺】《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
【夹岸】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繽纷。”唐杜牧《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许地山《桥边》:“夹岸遍是桃林:桃实、桃叶映入水中,更显出溪边底静谧。”
【闻】〔古文〕《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又《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又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又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又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又《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
【荒烟】烟”。荒野的烟雾。常指荒凉的地方。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明高攀龙《华藏寺重修佛像引》:“今俊墓已在荒烟败草中,为野狐牧羝之穴。”陈毅《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见“荒烟”。
【无数】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东观汉记·张堪》:“珍寳珠玉委积无数。”唐杜甫《秋雨叹》诗之一:“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邻里间闻得此説,尽道‘希奇’,不约而同,无数的随着来看。”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周礼·春官·宗伯》:“男巫无数,女巫无数。”《管子·轻重乙》:“桓公问於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乱】《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
【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