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为碔砆,人参呼荠苨
良玉为碔砆,人参呼荠苨释义
【良玉】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汉扬雄《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三国魏曹丕《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碔砆】。《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碝石碔砆。”李善注引张揖曰:“碝石、碔砆,皆石之次玉者……碔砆,赤地白采,葱蘢白黑不分。”唐陈子昂《荆州大崇福观记》:“文彩构槛,碔砆砌阶。”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忠州乐磧市出玉石,舟至岸,人竞持来求售,虽光莹可观,然皆碔砆也。”明吾丘瑞《运甓记·帅阃宾贤》:“真个是碔砆眩玉,鱼目疑珠,駑驥相猜。”清赵翼《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诗:“连城有真璧,未可碔砆冒。”
【人参】“人葠”。亦作“人蓡”。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根和叶都可以入药,为中药贵重药品,有滋补作用。汉王符《潜夫论·思贤》:“治疾当得真人参,反得支罗服。”《梁书·阮孝绪传》:“母王氏忽有疾……合药须得生人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人蓡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蓡……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微带苦,自有餘味。”清沉初《西清笔记》卷一:“上深赏之,御笔仿梁楷泼墨仙人绘图以赐,并赐人葠一斤。”典
【呼】〔古文〕戲《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又《廣韻》喚也。又《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又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又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又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又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又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又《禮
【荠】《集韻》《正韻》在禮切,音鱭。甘菜。《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董仲舒·雨雹對》薺麥始生,由陽升也。又《韻會》草名。又《類篇》才詣切,音劑。義同。又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見茨字註。
【苨】《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爾雅·釋草》苨,菧苨。《註》薺苨也。《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又通作泥。《詩·大雅》維葉泥泥。《釋文》張揖作苨苨。《博雅》苨苨,茂盛也。漢典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