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

诗句读音
先说旧山今悔出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去六至
拼音: xiānshuō|shuì|yuèjiù shānjīn3chū
敛手炎凉叙未毕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liǎn shǒuyán liáng4wèibì

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释义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说】〔《易·益卦》民説無彊。〕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

【旧山】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吕延济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唐高适《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唐贾岛《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2.旧茔。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鄴旧山,旅葬江陵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黄图》谓陵冢为山。”汉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悔】〔古文〕《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悔,恨也。《玉篇》改也,恨也。又《廣韻》《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讀上聲。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讀去聲。今人混讀者,非。又叶許里切,音喜。《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旣受帝祉,施于孫子。又叶火五切,音虎。《陸機·凌霄賦》判烟雲之騰躍,半天步而無旅。詠凌霄之飄飄,永終焉而弗悔。又叶許旣切,音戲。《班固·奕旨》淨泊自守似道意,隱居放言遠咎悔。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敛手】。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宋王谠《唐语林·方正》:“韦澳为京兆尹,豪右敛手。”2.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妒记》:“﹝郡主﹞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五代和凝《江城子》词:“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惜夷

【炎凉】亦作“炎凉”。1.犹冷热。指气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地势不殊,而炎凉异致。”唐武元衡《独不见》诗:“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2.犹寒暑。喻岁月。《北史·元子思传》:“日復一日,遂歷炎凉。”宋司马光《重过华下》诗:“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明张煌言《拟古》诗:“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3.喻富贵与贫寒。唐《隆阐法师碑》:“或屡访炎凉,捨河宫之秘寳。”宋王禹偁《与李宗谔书》:“某自束髮以来,与人游且多矣。能不以炎凉为去就者,虽贫贱之交固亦鲜得,况贵胄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嫁女须求女壻

【叙】《正字通》俗敍字。○按敍本从攴从余。今作叙,从又,誤。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毕】《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博雅》畢,竟也。《書·大誥》子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左傳·莊二十九年》日至而畢。《註》日南至,微陽始動,故土功畢。又皆也。盡也。《詩·小雅》畢來旣升。《禮·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闔扇,寢廟畢備。《註》畢,猶皆也。又《郊特牲》唯爲社田,國人畢作。《疏》畢,盡也。又月名。《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又星名。《詩·小雅》有捄天畢。《朱註》天畢,畢星也。狀如掩兔之畢。《禮·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又小綱也。《詩·小雅》鴛鴦于飛,畢之羅之。《疏》罔小而柄長謂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