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塘荷芰晚,甘露黍禾秋

练塘荷芰晚,甘露黍禾秋

诗句读音
练塘荷芰晚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二十阮
拼音: 4tánghéjìwǎn
甘露黍禾秋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gān lùshǔhéqiū

练塘荷芰晚,甘露黍禾秋释义

【练】《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甸切,音鍊。《說文》湅繒也。《玉篇》煮漚也。《釋名》練,爛也,煮使委爛也。《急就篇註》練者,煮縑而熟之也。《周禮·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練。《註》暴練,練其素而暴之。又小祥服也。《禮·檀弓》練而慨然。又練練衣,黃裏縓緣。《疏》小祥而著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練衣者,以練爲中衣。又練。《禮·月令》天子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練桀俊。《戰國策》練以爲揣摩。又選也。《前漢·禮樂志》練時日。又閱歷也。《前漢·韋賢傳》昔靡不練。《註》練猶閱歷之。又姓。《廣韻》何氏姓苑云:南康人。又通作湅

【塘】《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也。築土遏水曰塘。《吳越春秋》夫差姑蘇臺東,丹湖萬頃,內有金銀塘。又《錢塘志》曹華信立防海塘,募致土石一斛與錢一千,來者如雲。乃曰:不復需土。皆棄而去。塘成,因名錢塘。又瞿塘,在夔州東。《方輿勝覽》瞿塘,古西陵峽,乃三峽之門。《杜甫詩》衆水會培萬,瞿塘第一門。 通作唐。

【荷】《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爾雅·釋草》荷,芙渠。《註》別名芙蓉,江東人呼荷。《詩·鄭風》隰有荷華。《傳》荷華,扶渠也。又《陳風》有蒲與荷。《箋》芙渠之莖也。《埤雅》荷,總名也,華葉等名具衆義,故以不知爲問,謂之荷也。又《本草》薄荷,莖、葉似荏而長。又地名。《吳志·裴松之傳》吳圍成陽都尉張喬于揚荷橋。又《集韻》居何切,音歌。水名,與菏同。註詳菏字。又《廣韻》胡可切。《左傳·昭七年》其子弗克負荷。《註》荷,擔也。《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疏》荷,擔揭也。《晉書·輿服志》八座尚

【芰】〔古文〕茤《唐韻》《集韻》奇寄切,音妓。《說文》蔆也。《楚語》屈到嗜芰。《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爲衣兮。《酉陽雜俎》今人但言蔆芰,諸解草木書,亦未分別,唯《王安貧·武陵》記云: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本草註》其葉支散,故字从支。又水名。《水經注》來需之水,西歷芰澗水。 《集韻》亦作。古文从作。《集韻》从作。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甘露】甘美的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宋梅尧臣《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峻青《秋色赋·傲露篇》:“因为它有一种本事,能把下在它身上的霜变成甘露,来滋润它的枝叶。”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汉书·宣帝纪》:“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请问那几种祥瑞?河出图,洛出书

【黍】《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又角黍。《續齊諧記》角黍,菰叶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又地名。《左傳·哀七年》宋人築五邑,一曰黍丘。《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又《史記·秦本紀》秦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