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
诗句 | 读音 |
---|---|
连旬阴翳晓来晴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lián xúnyīn yìxiǎo láiqíng |
水满圆塘照日明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shuǐmǎnyuántángzhào rìmíng |
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释义
【连旬】接连数旬。《旧五代史·周书·恭帝纪》:“是月,州郡十六奏大雨连旬不止。”《宋史·五行志三》:“五年五月,京师连旬雨不止。”清蒋廷锡《蚕荒》诗:“谁知连旬雨,桑杖烂若蹂。”
【阴翳】阴霾,阴云。明方孝孺《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明朝阴翳尽扫除,天际诸峯翠相并。”2.指树木枝叶繁茂成阴。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方山川未通,居民未多,林木阴翳,禽兽麋鹿出没於其间之时,其静深当不止今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三忠祠》:“林木阴翳,不知凡几百重。”清周亮工《书影》卷十:“是山至今古木阴翳若梁代,又不知何如其蔽亏也。”3.指树阴。柔石《二月》:“新绿的树叶底阴翳,铺在浅草地上。”遮蔽。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二:“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典
【晓来】天亮时。唐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明王守仁《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满】〔古文〕《唐韻》《正韻》莫旱切《集韻》母伴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又姓,晉滿奮。又《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又《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又、満、。
【圆】《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與圜同。方之對也。《說文》圜,全也。《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凶也。《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又與員同。《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詩·商頌》
【塘】《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也。築土遏水曰塘。《吳越春秋》夫差姑蘇臺東,丹湖萬頃,內有金銀塘。又《錢塘志》曹華信立防海塘,募致土石一斛與錢一千,來者如雲。乃曰:不復需土。皆棄而去。塘成,因名錢塘。又瞿塘,在夔州東。《方輿勝覽》瞿塘,古西陵峽,乃三峽之門。《杜甫詩》衆水會培萬,瞿塘第一門。 通作唐。
【照日】与日光相辉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隋珠照日,罗衣从风。”北周庾信《杨柳歌》:“衔云酒盃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新唐书·马璘传》:“从李光弼攻洛阳,史朝义众十万阵北邙山,旗鎧照日。”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