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
诗句 | 读音 |
---|---|
便堪此恨中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biàn|piánkāncǐhèn1|4 |
酒病相仍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ǔ bìngxiāng réng |
离愁未了 | 平仄:平 平 仄 拼音: líchóuwèi liǎo |
离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释义
【便】《廣韻》婢面切《集韻》《韻會》《正韻》毗面切,音卞。順也,利也,宜也。《荀子·議兵篇》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前漢·趙充國傳》留屯田十二便。又習也。《禮·表記》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謂便人。《註》亦言其謙也。辟仁聖之名,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又安也。《前漢·武帝紀》便殿火。《註》凡言便殿,便宮,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又卽也,輒也。《莊子·達生篇》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又溲也。《前漢·張安世傳》郞有醉便殿上者,安世曰:何知非反水漿耶。又《集韻》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酒病】犹病酒。因饮酒过量而生病。唐姚合《寄华州李中丞》诗:“养生非酒病,难隐题诗名。”清黄景仁《钱塘舟次》诗:“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相仍】1.相继;连续不断。《楚辞·九章·悲回风》:“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王逸注:“相仍者,相从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合章,动言成论。”宋苏轼《贺蒋发运启》:“某窜流已久,衰病相仍。”2.相沿袭。《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行园苑中乘轝,出篱门外乘轝鸣角,皆相仍如此。”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每年初冬,朝审罪犯,俱太宰主笔,相仍已久。”清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内地相仍,不特设兵戍。”3.依然;仍旧。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今苟以己无
【离】〔古文〕《廣韻》丑知切《集韻》《正韻》抽知切,音摛。同魑。又《韻會》鄰知切。同離。明也,麗也。易卦名。又散也,違也。《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离。亦同離。(離)《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驪。《說文》黃倉庚也,鳴則蠶生。从隹离聲。《玉篇》亦作鸝。《廣韻》今用鸝爲鸝黃,借離爲離別。《集韻》或作鵹。又卦名。《易·離卦》彖曰:離,麗也。《玉篇》離,明也。又《玉篇》散也。《廣韻》近曰離,遠曰別。《揚子·方言》參蠡,分也。秦晉曰離。《易·乾卦》進退無恆,非離羣也。《待王風》有女仳離。又《玉篇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未了】没有完毕;没有结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未了,郎唤儂底为?”唐崔国辅《魏宫词》:“画眉犹未子,魏帝使人催。”明陈子龙《木兰花令·寒食》词:“愁杀怱怱春去早,又恨懨懨春未了。”《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的树木都颼颼的响。”2.犹无穷尽。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3.不懂得,不明白。《易·乾》“问以辩之”唐孔颖达疏:“‘问以辩之’者学有未了,更详问其事,以辩决於疑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