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地鼓鼙军□急,连天烽火阵云秋
诗句 | 读音 |
---|---|
裂地鼓鼙军□急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liè|liědì|degǔ píjūnjí |
连天烽火阵云秋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lián tiān fēng huǒzhèn yúnqiū |
裂地鼓鼙军□急,连天烽火阵云秋释义
【裂】《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音列。《說文》繒餘。《徐曰》裁剪之餘也。又《廣韻》襞裂,破也。《禮·內則》衣裳裂,紉箴請補綴。《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又滅裂。《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又《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又人名。《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隱二年》紀子帛名裂繻。〕 謹按左傳無此文。改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鼓鼙】“鼓鞞”。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子仪遣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羽林军使长孙全绪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韩公堆,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清恽敬《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清吴伟业《避乱》诗:“为客贪虾菜,逢人厌鼓鼙。”汉
【军】〔古文〕《廣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又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又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又姓。冠軍侯之後,因氏。又《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连天烽火】形容战事遍及各地。清彭孙贻《螺川遇王大翼》诗:“连天烽火子远行,苍莽江山入羣寇。”《花月痕》第八回:“南望仓皇,连天烽火;西行躑躅,匝地荆榛。”李大钊《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
【阵云】1.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史记·天官书》:“阵云如立垣。”南朝梁何逊《学古》诗之一:“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叶叶《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吴江城外阵云叠。”2.比喻拥挤的人群。茅盾《子夜》十一:“忽然一个四十多岁圆脸儿的男子从前面那投机者的阵云中挤出来,跌跌撞撞挤进了这‘后方病院’区域。”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