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诗句读音
烈士叹暮年平仄:仄 仄 仄 仄 平
拼音: liè shìtànmùnián
老骥悲伏枥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ǎo jìbēifú lì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释义

【烈士】有节气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晋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唐杨炯《上骑都尉高则神道碑》:“然后达人知足,徒兴白髮之歌;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陈烈妇传诔》:“一死甘心殉所天,女中烈士瘞江边。”2.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李国文《月食》:“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二:“﹝‘新升隆号’轮船﹞离开武汉之后,

【叹】《龍龕》音以。又《川韻》作又字。(嘆)〔古文〕《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又《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又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又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zdic&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老骥】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唐杜甫《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宋欧阳修《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叶剑英《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老驥伏櫪”。典

【悲】《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音。《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詩·豳風》女心傷悲。《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又叶補皆切,擺平聲。《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zdic.net汉典

【伏枥】亦作“伏歷”。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2.喻指养育。清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景公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4.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杨珽《龙膏记·旅况》:“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