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开新障,平川合众流
诗句 | 读音 |
---|---|
列岫开新障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lièxiùkāi xīnzhàng |
平川合众流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píng chuānhé zhòngliú |
列岫开新障,平川合众流释义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开新】谓开创新的风格、局面等。明李本《重编<诚意伯文集>序》:“运筹定计,应机料敌,称豪雄矣,而或歉於文学;呈华炫奇,开新啟昧,称儒硕矣,而无裨於武功。”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又有人说,大战以后欧洲之所应为一面开新,一面必当复旧: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阿英《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引1902年《世界繁华报》新年号:“诸公切莫再蹉跎,一意开新补过。”
【障】《唐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嶂。《爾雅·釋言》障,畛也。《註》謂壅障。《說文》隔也。《廣韻》界也。《禮·月令》毋有障塞。《左傳·昭元年》障大澤。《註》陂障之。又《釋名》障,衞也。《左傳·定十三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又《史記·秦始皇紀》築亭障以逐戎人。又《張湯傳》居一障閒。《註》障,謂塞上要險之處。別築城,置吏士守之。又《廣韻》步障也。王君夫作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又《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璋。義同。◎按經傳釋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讀。又《廣韻》丘山頂上平。通作章。
【平川】广阔平坦之地。《古文苑·扬雄<幽州牧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章樵注:“地势平,则川陆皆平。”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宋苏轼《上皇帝书》:“臣观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谢雪畴《长江飞渡记·在轻盈的白帆下》:“若让他们骑上战马,在北方那平川大道上奔跑,他们能撒开缰绳……来一小段骑技表演。”2.引申指广阔的前途。《水浒传》第六一回:“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明张凤翼《红拂记·寄拂论兵》:“喜今日相逢马前,幸分明指与平川。”典
【合众】聚合众人。《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礼,合众也。”郑玄注:“正封疆沟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汉班固《西都赋》:“连交合众,骋騖乎其中。”宋曾巩《叙盗》:“其创作兵仗,合众以转刼数百里之间,至於贼杀良民。”2.拒众,抵御强敌。《孙子·地形》:“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3.犹示众。《宣和遗事》前集:“圣旨:‘胡僧疎放,道坚乃中国人,送开封府刺面决配,於开寳寺前合众。’”4.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李自成之世,则
【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又《前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