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
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释义
【式】《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說文》法也。《韻會》爲法也。《書·說命》百官承式。《微子之命》萬邦作式。《詩·大雅》式是南邦。又《韻會》取法也。《詩·大雅》古訓是式。《後漢·崔寔傳》師五帝而式三王。又《廣韻》用也。《詩·大雅》維此良人,作爲式穀。《箋》式,用也。賢者在位,則用其善道。又《廣韻》度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註》式謂用財之節度。又《增韻》制也。《前漢·宣帝紀》樞機周密,品式備具。又《增韻》也。又車前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
【宴】《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燕。《說文》安也。从宀妟聲。《爾雅·釋訓》宴宴,居息也。《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詩·衞風》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註》言總角之時,與爾宴樂言笑也。又宴饗。古者饗爲盛禮,或饗而不宴,或宴而不饗。《左傳·宣十六年》王饗有體薦,宴有折俎。《註》饗則半解其體而薦之,宴則體解節折,升之於俎,使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也。又《集韻》通作燕。《詩·小雅》以燕樂嘉賔之心。《註》燕安也。又叶於旰切,音案。《班固·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乗茵步輦,惟此息宴。觀去聲。
【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神仙】见“神仙”。亦作“神僊”。1.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史记·孝武本纪》:“海上燕齐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当此之时,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方士。”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九江传神僊,会稽隐廛閈。”陈毅《游桂林》诗:“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2.宫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殫论。”李善注引《三辅黄图》:“长乐宫有神仙殿。”
【列席】1.依次而坐。南朝梁沉约《郊居赋》:“或列席而赋诗,或班觴而宴语。”唐王勃《圣泉宴》诗:“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明陈恭尹《宿宝积寺》诗:“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2.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五:“设计委员会本来是在编制外的,故只能列席。”柔石《一个伟大的印象》:“在这次的代表会议里,有我们底十六岁的年青的勇敢的少年列席。”
【诏】《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又《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
【贤】〔古文〕臤贒《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弦。《說文》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又《繫辭》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書·大禹謨》野無遺賢。又《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又《禮·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註》賢,猶善也。又勝也。《禮·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註》以勝爲賢。又下見切,音現。《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註》賢,大穿也。又《韻補》叶下珍切。《詩·小雅》我從事獨賢。叶上臣。《前漢·敘傳》旣登爵位,祿賜頤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