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间致入,宁复顾思

离间致入,宁复顾思

诗句读音
离间致入平仄: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lí jiànzhìrù
宁复顾思平仄:平 仄 仄 平
拼音: 2|4|4fùgù sī

离间致入,宁复顾思释义

【离间】。1.从中挑拨,使隔阂、不团结。《后汉书·西羌传》:“永元元年,紆坐徵,以张掖太守邓训代为校尉,稍以赏赂离閒之,由是诸种少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其后,假继惨虐孤遗,离閒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宋王安石《杂著·委任》:“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於其心,则他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忽而离间,忽而煽动,一若吾国人皆鹿豕之不如,尽金钱之可贿。”2.分离;分隔。唐李冗《独异志》:“竇滔久戍,其妻苏氏能词,织锦为迴文诗,叙离间阻隔之意以寄之。”明汤式《满庭芳·代人寄书》曲:

【致】《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又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又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宁】《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又《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切,音除。義同。又《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漢典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顾思】眷念,思念。《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我尚未成人,柰何不顾思!”《中国歌谣资料·十二月出兵歌》:“八月当兵别了妻,‘妻呀,妻!日间顾思犹自可,夜间顾思到鸡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