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

诗句读音
吏民亦潸然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lì mínyìshān rán
未替甘棠爱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èitìgān táng4

吏民亦潸然,未替甘棠爱释义

【吏民】与庶民。《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清汪懋麟《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典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潸然】流泪貌。亦谓流泪。《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纷惊逢罗,潸然出涕。”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诗:“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明张羽《赠僧还日本》诗:“本来无去住,相别莫潸然。”郭沫若《蜩螗集·<进步赞>诗》:“五大强之一究竟是有斤两呵,老板,我的眼泪也快活得向肚里潸然。”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替】《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剃。《說文》作暜。廢一偏下也。《註》徐鉉曰:今俗作替,非是。《爾雅·釋言》替,廢也。《疏》替謂廢己也。《書·旅獒》無替厥服。《傳》無廢其職。《詩·小雅》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傳》替,廢也。又《爾雅·釋詁》待也。又止也。又《爾雅·釋言》滅也。又《集韻》《韻會》《正韻》他結切,音鐵。弛也。《潘岳·西征賦》隨政隆替。《註》替,音鐵。又《韻補》叶才淫切。《屈原·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謇朝誶而夕替。艱音勤。

【甘棠】。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陆玑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2.《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紂,封召公於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赵国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

【爱】〔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又姓。宋刺史愛申。又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