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轹风霜四十围,白猿不上最高枝
诗句 | 读音 |
---|---|
凌轹风霜四十围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líng lìfēng shuāngsìshí wéi |
白猿不上最高枝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bái yuánbù|fǒushàng|shǎngzuìgāo zhī |
凌轹风霜四十围,白猿不上最高枝释义
【凌轹】倒。《晏子春秋·谏上一》:“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紂以灭,殷夏以衰。”三国魏曹植《七启》:“若夫田文、无忌之儔……皆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轢诸侯,驱驰当世。”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少年学剑术,凌轢白猿公。”《明史·周怡传》:“嵩威灵气焰,凌轢百官司。”清王士禛等《师友诗传录》三十:“在子美集中,虽往往以风雅自任,亦未尝凌轢诸家,而独肩巨任也。”淩轢:亦作“凌烁”。亦作“凌躒”。亦作“凌鑠”。1.干犯,欺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凌轢宗室,侵犯
【风霜】1.风和霜。《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陈毅《冬夜杂咏·秋菊》:“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2.比喻艰难辛苦。《北齐书·文襄帝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随行两个家人,一个叫做王恩,一个叫做王惠。多是经歷风霜、惯走江湖的人。”杨朔《香山红叶》:“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3.比喻峻厉严肃的内容。《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十围】1.亦作“十韦”。形容粗大。《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张铣注:“十围,言大也。”《汉书·成帝纪》:“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颜师古注:“韦与围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宋路振《九国志·吴志·张训》:“身长八尺餘,腰带十围。”清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按,围的长度,有一抱或径尺为围及一围等于三寸、五寸等说。2.谓兵力十倍于敌,则可围之。参见“十围五攻”。
【白猿】亦作“白猨”、“白蝯”。白毛的猿。《山海经·南山经》:“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淮南子·说山训》:“楚王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晋书·张载传》:“白猨玄豹,藏于灵槛。”2.指白猿公。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受书黄石,意在王者之图;挥剑白猿,心存霸国之用。”唐李白《中丞宋公军次寻阳》诗:“白猿慙剑术,黄石借兵符。”参见“白猿公”。典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最】〔古文〕《唐韻》《集韻》祖外切,音醉。《說文》犯而取也。又《玉篇》聚也。《公羊傳·隱元年》會,猶最也。《註》最,聚也。最之爲言聚,今聚民曰投最。又《廣韻》極也。《史記·周勃世家》攻槐里好畤最。《註》於將率之中功爲最。《後漢·崔寔傳》常爲邊最。《註》最爲第一。又《史記·周勃世家》定上谷十一縣,右北平十六縣,遼西、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最。《註》索隱曰:最,都凡也,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又《前漢·敘傳》猶無益於殿最。《註》殿,負也。最,善也。《後漢·百官志》卽奏其殿最,而行賞罰。《註》課第長吏不稱職者
【高枝】1.高树枝。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晋陶潜《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