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露瀼瀼夜气浮,嫩寒差力五更头
诗句 | 读音 |
---|---|
嫩寒差力五更头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nèn hánchà|chā|chāi|cīlìwǔ gēng tóu |
零露瀼瀼夜气浮 |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líng lùráng rángyè qìfú |
零露瀼瀼夜气浮,嫩寒差力五更头释义
【嫩寒】寒”。轻寒。宋王詵《踏青游》词:“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元张翥《摸鱼儿·送黄任伯归丰城》词:“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嫰寒轻暖。”明高启《梅花》诗之二:“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凌茝沅》:“商略儂舟泊何处,嫩寒春晓段家桥。”鲁迅《集外集·<送增田涉君归国>诗》:“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差】漢典考證:〔《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瀋爲沐也。〕 謹照原文瀋改潘。〔《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同論道而莫差。〕 謹照原文同改周。 考證:〔《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瀋爲沐也。〕 謹照原文瀋改潘。〔《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同論道而莫差。〕 謹照原文同改周。
【力】〔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又《後漢·
【五更头】。唐顾况《洛阳早春》诗:“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元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揾香腮,直问到五更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五更头,做一梦,梦见相公,再娶王家小娘子。”
【零露】的露水。《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郑玄笺:“零,落也。”南朝宋鲍照《代蒿里行》:“驰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清谭嗣同《公宴》诗:“华月流綺疏,置酒临高臺。剑佩拂零露,冠盖纷以来。”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宋张元干《沁园春》词:“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一说,露珠。见高亨《诗经今注》。典
【瀼瀼】貌。《诗·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毛传:“瀼瀼,露蕃貌。”元马致远《赏花时·掬水月在手》套曲:“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明杨珽《龙膏记·宠赐》:“称觴。瑞液瀼瀼,花源馥馥,春归万年枝上。”胡熊锷《生女慰内》诗:“瀼瀼冷露幽兰茁,襟祝初传莫喜悲。”鲁迅《莲蓬人》诗:“鷺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2.波涛开合貌。《文选·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李善注:“瀼瀼湿湿,开合之貌。”
【夜气】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元杨载《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2.夜间的清凉之气。南朝梁刘孝仪《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唐韩愈《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元柳贯《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