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重感奋,意勇忘身蕞

令人重感奋,意勇忘身蕞

诗句读音
令人重感奋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lìng rénzhòng|chónggǎn fèn
意勇忘身蕞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yìyǒngwàng shēnzuì

令人重感奋,意勇忘身蕞释义

【令人】1.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郑玄笺:“令,善也。”《旧唐书·韦挺杨纂等传论》:“周、隋以来,韦氏世有令人,鬱为冠族,而安石嗣立,竟大其门。”宋曾巩《祖母丘氏追封魏国太夫人制》:“具官某祖母某氏,身蹈纯行,嬪于令人,教行闺门,自隐而显。”2.古代命妇的封号。(1)宋徽宗政和二年,定外命妇封号为九等,即国夫人、郡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见《宋会要辑稿·仪制十》。(2)金宣宗贞祐后,内命妇封号有奉恩令人、奉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

【感奋】感动振奋。唐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吏得去罪死,假种粮,齿平人有以自效,莫不涕泣感奋,相率尽力以奉其令。”明张居正《谢遣官郊迎疏》:“臣不胜仰戴鸿恩,激切感奋之至。”何香凝《孙中山和廖仲恺》:“我流着感奋的热泪,望见了革命胜利的前途。”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音。志之發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禮運》非意之也。《註》意,心所無慮也。《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又與抑通。《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論語》抑與之歟。《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又叶乙力切,音億。《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

【勇】《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涌。《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玉篇》果決也。《廣韻》猛也。《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論語》勇者不懼。《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漢典考證:〔《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勇者,用也,共用之謂勇。〕 謹按勇者用也說文無此語。共用之謂勇係左傳文,亦非說文。謹改爲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移在論語二字上。 考證:〔《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勇者,用也,共用之謂勇。〕 謹按勇者用也說文無此語。共用之謂勇係

【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汉贾谊《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宋苏轼《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蕞】《唐韻》才外切《集韻》徂外切,音。《說文》小貌。《左傳·昭七年》蕞爾國。《左思·魏都賦》宵歌蕞陋。又《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百不處一。《註》聚貌。又《集韻》祖外切,音最。地名,在新豐。又通蕝。詳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