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用处许谁知,迦叶偷颜笑展眉
诗句 | 读音 |
---|---|
灵山用处许谁知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líng shānyòng chǔxǔ|hǔ2zhī|zhì |
迦叶偷颜笑展眉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jiā yètōuyánxiàozhǎn méi |
灵山用处许谁知,迦叶偷颜笑展眉释义
【灵山】指蓬莱山。《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灵山。”吕向注:“灵山,海中蓬莱山。”2.指传说中的昆仑山曾城。晋陶潜《游斜川》诗序:“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逯钦立校注:“灵山,指崑崙曾城。”3.借指昆仑山。南朝梁沉约《锺山》诗:“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锺山,昆仑山的别名。参见“曾2城”。4.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南朝齐王融《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灵山羣。”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用处】;作用。唐曹邺《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诗:“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要人好,做官有什么用处?”邹韬奋《凶悍泼辣》:“事已糟到了这样的田地,骂两句本已没有什么用处。”谓处世待人的态度。宋陈善《扪虱新话·渊明不肯束带见小儿欧阳必著帽见俗人》:“陶渊明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白:‘应束带见之。’渊明曰:‘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见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綬去。’近欧阳公方与客披襟酣饮次,忽外白:‘有客。’公遽著帽见之。坐客曰:‘何不呼使入来?’公曰:‘此俗人也,不可以吾辈之礼待之。’世多怪二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迦叶】1.释迦弟子以迦叶为名者五人,经论中单称迦叶是指摩诃迦叶波,他年高德劭,称为大迦叶。释迦殁后佛教结集三藏时,他是召集人兼首座。中国禅宗又说他是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西土二十八祖之始祖。《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以法师景行大迦叶,故以头陀为称首。”李善注:“大迦叶比丘,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是时迦叶告诸众曰:‘如来寂灭,世界空虚,当集法藏,用报佛恩。’”元耶律楚材《太阳·利道拔生》诗:“箇箇既知迦叶富,人人休怨释迦慳。”清杜濬《长干阿育王寺》诗:“世尊悲下界,迦叶笑
【偷】《廣韻》託侯切《集韻》《韻會》《正韻》他侯切,透平聲。《說文》苟且也。《左傳·昭十三年》子產曰:晉政多門,貳偷之不暇。又《禮·表記》安肆日偷。又《爾雅·釋言》佻也。《廣韻》盜也。《管子·形勢解》偷得利,而後有害,偷得樂,而後有憂者,聖人不爲也。又薄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趙孟之語偷。又叶容朱切,音余。《張衡·西京賦》敬愼威儀,示民不偷。我有嘉賔,其樂愉愉。聲敎布濩,盈溢天區。漢典考證:〔《爾雅·釋詁》佻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考證:〔《爾雅·釋詁》佻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笑】〔古文〕咲《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肖。《廣韻》欣也,喜也。《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爲笑。《詩·邶風》顧我則笑。《毛傳》侮之也。《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註》小笑貌。又獸名。《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又《韻補》思邀切。《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
【展眉】谓因喜悦而眉开。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三:“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宋叶适《赠蒋知县》诗:“长官况自清如水,説与邦人共展眉。”陈毅《大柳巷春游》诗:“旧歌不厌人含笑,抗战新声更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