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

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

诗句读音
令我思古人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líng|lǐng|lìngwǒ sīgǔ rén
兴怀感今昔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īng huáigǎnjīn xī

令我思古人,兴怀感今昔释义

【令】《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又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又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又姓。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又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又令狐,複姓。又《詩·齊

【古人】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汉班昭《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唐韩愈《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郭小川《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颜师古注:“古人谓先人。”宋苏轼《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张师厚久已死,今年子立復为古人,哀哉!”《初刻

【兴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刘师培《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又《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今昔】昨夜。《吕氏春秋·博志》:“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史记·龟策列传》:“今昔壬子,宿在牵牛。”司马贞索隐:“今昔,犹昨夜也。以今日言之,谓昨夜为今昔。”2.现在与过去。唐韩愈《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诗》:“乐我盛明朝,於焉傲今昔。”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此是説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便是把他惹翻了,今昔情形不同,也不怕他远走高飞,拿刀动杖。”3.往昔;过去。明刘基《忆秦娥》词:“繁华过眼成今昔,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