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释义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缠】《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說文》繞也。《玉篇》約也。《廣韻》束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又姓。《廣韻》漢有纏子著書。又《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廛去聲。義同。 《集韻》或作繵。《類篇》或省作緾。《五經文字》纏,俗作纏。纏原字从。
【萦】《廣韻》於營切《集韻》《韻會》娟營切,音褮。《說文》收韏也。《玉篇》縈,旋也。《廣韻》繞也。《詩·周南》葛藟縈之。《釋文》縈,本又作。
【灵物】1.祥瑞之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天下清寧,灵物仍降。”南朝梁江淹《赤虹赋》:“彼灵物之詎几,象火灭而出红。”唐韩愈《为宰相贺白龟状》:“斯皆陛下圣德所施,灵物来效。”2.珍奇神异之物。《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瑋宝,莫不呈表怪丽,雕被宫幄焉。”唐元稹《兔丝》诗:“灵物本特达,不復相缠縈。”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黿鼉龟鷩,水族中之灵物也。”3.神灵,神明。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宋范仲淹《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非有灵物
【达】《廣韻》《集韻》他計切,音替。《字林》足滑也。《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註》达,滑也。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同。《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非。漢典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 考證:〔《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达。〕 謹照原文瘱改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