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原文

凌虚台记原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凌虚台记原文的相关古诗

襄阳乐原文

春生岘首东,先暖习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守岁原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夜梦原文

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故言如梦里,赖得雁书飞。

巫山原文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出峡原文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梅花二首原文

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东君欲待寻佳约,剩寄衣香与粉绵。 迎春雪艳飘零极,度夕蟾华掩映多。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登庐山原文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感旧诗原文

初骑竹马咏芭蕉,尝忝名卿诵满朝。五字便容趋绛帐, 一枝寻许折丹霄。岂知流落萍蓬远,不觉推迁岁月遥。 国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颜巷守箪瓢。

西斋原文

西斋新竹两三茎,也有风敲碎玉声。 莫恨移来栏槛远,譬如元本此间生。

春宵原文

春云春日共朦胧,满院梨花半夜风。宿酒未醒珠箔卷, 艳歌初阕玉楼空。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苏秦道不同。 再取素琴聊假寐,南柯灵梦莫相通。

失题二首原文

天若无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一日天无风,四溟波尽息。人心风不吹,波浪高百尺。

浣溪沙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